- 习玉森;霍贵中;桂莉莉;
为了探究滴灌量对玉露香梨密植园土壤氮素分布的影响,以黄土高原地区的玉露香梨密植园土壤为研究对象,设置高(900 m~3/hm~2)、中(660 m~3/hm~2)、低(540 m~3/hm~2)3个滴灌量,对0~20、20~40、40~60、60~80 cm土层、不同月份的全氮、硝态氮、铵态氮含量以及梨树生长状况和产量进行测定分析。结果表明,高滴灌量下的梨树植株生长指标胸径、树高、冠幅和产量最高;全氮含量随着月份的增加呈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,高滴灌量下0~20 cm土层的全氮含量为0.30~0.38 g/kg,随着土层加深,全氮含量降低;硝态氮含量在果实膨大期较低,0~20、20~40、40~60、60~80 cm土层的最低含量分别为15.99、13.30、14.58、12.74μg/g;铵态氮含量在月份间有一定的波动,在果实旺盛生长期最低;随着滴灌量的增加,全氮、硝态氮、铵态氮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;全氮累积量在0~20、0~40、0~80 cm土层中最高的为中滴灌量,分别为0.34、0.67、1.11 g/kg,在0~60 cm土层,全氮积累量最高的为低滴灌量,达0.90 g/kg;硝态氮和铵态氮在各个土层的累积量均表现为低滴灌量>高滴灌量、中滴灌量。
2024年04期 v.52;No.458 101-107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183K] [下载次数:136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13 ] - 张坤;郝燕;
利用赤霉素(GA)蘸穗处理葡萄是促进果实膨大的重要途径,研究葡萄膨大期间,外源GA诱导的葡萄果穗花梗器官代谢生理变化,可为科学解释GA处理后花梗与果实的协同发育机制提供依据。以夏黑葡萄为材料,在葡萄盛花期(FFS)分别用15、0 mg/L GA蘸穗处理果实,在处理后的第7天(FFS15-1、FFS0-1)、第20天(FFS15-2、FFS0-2)采样2次;于果实膨大期(FES)在前期的处理基础上再用25 mg/L GA进行第2次处理,并于处理后第7天采样(FES25),采用液相色谱-质谱(LC-MS)检测、鉴定、筛选、注释差异代谢物(SDM)和被富集的代谢途径(MPSE)。结果表明,FFS15-1与FFS0-1相比,出现54种差异代谢物,且上调的SDMs有31种,多具有抗氧化活性,其中,4-coumaric acid参与Phenylpropanoid biosynthesis途径,可加剧木质素的积累;下调的SDMs有23种,主要为氨基酸类,且参与aminoacyl tRNA biosynthesis途径,有利于氮素转运。FFS15-2与FFS0-2相比,上调的SDMs有42种,多与氮素转运、转化有关,表明该时期葡萄对氮素需求强烈。FES25与FFS0-2相比,出现33种SDMs,其中,Indole-3-acrylic acid、Indole-4-carboxaldehyde显著上调,主要起生长调节作用,可能是外源GA处理花梗后的核心代谢产物,直接促进果实膨大和坐果;而FES25与FFS15-2相比,仅产生9个SDM,表明二者间的代谢特征相似,但Trigonelline和(15Z)-9,12,13-Trihydroxy-15-octadecenoic acid显著下调,可缩短细胞周期,加速花梗细胞分裂促进生长。葡萄开花后期至膨大初期,用GA蘸穗处理后,果粒迅速膨大,代谢物Indole-3-acrylic acid、Indole-4-carboxaldehyde运输至果实后有助于提高坐果率,代谢物Trigonelline和(15Z)-9,12,13-Trihydroxy-15-octadecenoic acid显著下调可加速器官发育,这与此期果实膨大需求相一致。
2024年04期 v.52;No.458 108-117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486K] [下载次数:164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12 ] - 郭豪;王浩;王璞;杨付光;吕兴娜;
为提高万寿菊种子发芽率并培育健壮幼苗,以色素万寿菊韩春梅为材料,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,共设置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(赤霉素、水杨酸、烯效唑、赤霉素+水杨酸、水杨酸+烯效唑)和4个浸种时长(3、6、12、24 h)处理,同时以加入等量蒸馏水为对照,研究不同组合对万寿菊种子萌发、植株生长、光合色素及丙二醛(MDA)含量的影响。结果表明,浸种时间为6 h,均能促进万寿菊种子萌发;添加赤霉素、烯效唑和赤霉素+水杨酸处理后,发芽率分别提升12.00%、6.67%和17.77%,其中,烯效唑处理后万寿菊株高矮化、茎粗增大、地上部鲜质量/干质量、地下部鲜质量/干质量及壮苗指数均显著增加。此外,烯效唑浸种6 h后,叶绿素a、b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增长量较大,与对照相比分别升高35.28%、24.61%和17.42%,MDA含量较对照降低10.73%,且差异显著。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分析显示,烯效唑浸种6 h效果最佳(D值=0.86)。综上所述,烯效唑浸种6 h,不仅提高了万寿菊种子发芽率、增强了幼苗光合作用、积累了更多有机物质,还减少了细胞膜脂过氧化损伤,该处理有利于培育万寿菊健壮幼苗。
2024年04期 v.52;No.458 118-126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074K] [下载次数:477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1 ] |[阅读次数:12 ] - 刘明;梁均平;何欢;
为了探究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切花向日葵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,以文森特切花向日葵为试验材料,使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多效唑(40、80、160、240 mg/L)、矮壮素(100、200、400、800 mg/L)和缩节胺(50、100、150、200 mg/L)溶液对其进行叶面喷施处理,以清水作为对照,在达到采收成熟度后,对不同处理条件下切花向日葵茎、叶、花性状进行测定。结果表明,与对照相比,12个处理下的切花向日葵均表现出株高降低、茎粗增加、节间缩短、茎干比增大、叶柄缩短、叶片增厚以及叶绿素含量增加、花盘直径增大等特点,表明文森特切花向日葵的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,切花品质显著提升。其中,240 mg/L多效唑、800 mg/L矮壮素和150 mg/L缩节胺处理对切花向日葵经济性状的影响最为显著,240 mg/L多效唑处理下,切花向日葵株高降低24.1%,茎粗增加41.6%,叶片厚度增加52%,SPAD值增加47.5%,花盘直径增大26.3%;800 mg/L矮壮素处理下,其株高降低15.8%,茎粗增加35.7%,叶片厚度增加59.9%,SPAD值增加48%,花盘直径增大24.8%;150 mg/L缩节胺处理下,其株高降低22.2%,茎粗增加44.5%,叶片厚度增加74.8%,SPAD值增加39.3%,花盘直径增大22.7%。综合比较分析发现,240 mg/L多效唑处理下切花向日葵的经济性状最为突出,综合效果最好。
2024年04期 v.52;No.458 127-132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011K] [下载次数:120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1 ] |[阅读次数:13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