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张丽光;杨亚星;范雅琦;赵丽;李晓瑞;
为系统评估地膜覆盖技术在缓解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水资源短缺、改善土壤质量及提升玉米生产力方面的效果,设置全膜、半膜和无膜(对照)3个处理,分析不同处理下玉米成熟期土壤物理结构、水分、养分含量、植株农艺性状、产量的变化。结果表明,在土壤物理性质方面,与无膜处理相比,全膜处理显著降低了0~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;土壤养分方面,全膜处理的0~20、20~40 cm土层下的碱解氮含量较无膜处理分别增加了32.85%、42.08%;土壤全氮、速效钾含量则在半膜处理下表现最佳,0~20 cm土层中全氮、速效钾含量分别为0.74 g/kg和82.48 mg/kg,20~40 cm土层中全氮、速效钾含量分别为0.70 g/kg和65.17 mg/kg;在玉米生长与产量方面,全膜处理下玉米穗粗、穗质量、行粒数、粒质量和百粒质量均显著高于无膜处理;不同处理玉米籽粒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全膜处理>半膜处理>无膜处理。综上,在黄土高原旱作条件下,地膜覆盖通过构建稳定的微环境和调节土壤理化性状,利于植株对水分养分的吸收,有助于改善产量构成因素,从而显著提高玉米产量,其中,全膜覆盖下的作用效果更佳,其可在旱作玉米种植区大面积推广使用。
2025年04期 v.53;No.464 11-19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505K] [下载次数:73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1 ] - 张鲁民;宋文峰;周磊;吕亚媚;李艳;吕凯;欧阳铖人;
耕作方式通过改变烟田烟株生长微环境而影响烟株生长。为探究山地植烟区不同耕作方式对烟株生长和烟叶产值的影响,以烤烟K326为试验材料,分析了宽垄处理(WR)、宽窄行处理(WNR)、常规处理(CK)不同耕作方式下烟株农艺性状、烟叶碳氮代谢酶活性、烟叶产量及土壤养分变化特征。结果表明,与CK相比,WR、WNR处理的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21.98%、58.72%,铵态氮含量分别增加5.79%、40.54%,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24.95%、16.47%,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29.29%、20.54%;WNR处理的硝态氮、铵态氮含量分别比WR处理增加了30.12%、32.84%,但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与WR处理间差异不显著。WR、WNR处理的硝酸还原酶(NR)和蔗糖合成酶(SS)活性显著高于CK处理,WR处理的烟叶谷氨酰胺合成酶(GS)和α-淀粉酶(α-AL)活性显著高于WNR、CK处理。与CK相比,WR、WNR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5.65%、4.23%,产值分别增加10.26%、6.89%,表明WR、WNR处理可以改善烟株的农艺性状。综上,宽垄种植方式不仅增加了土壤养分的有效性,促进烟株生长;而且增加了烟叶的碳氮代谢酶活性,促进了烟叶产量、产值的提高。
2025年04期 v.53;No.464 20-27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219K] [下载次数:15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0 ] - 刘溪溪;刘刚;鄢敏;王朝旭;涂勇;许康;黄洋;杨杰;王秀丽;赵全志;年夫照;王飞;
为提高川南烟叶与云产卷烟品牌的适配性,优化主栽品种合理群体结构与提高烟叶产质量,通过设置现蕾打顶、初花打顶和盛花打顶等不同打顶时间和保留16片叶子、保留20片叶子等不同打顶方式的双因素试验,研究不同打顶方式下云烟87、湘烟7号、中川208中部叶生长发育、内在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的变化。结果表明,云烟87、湘烟7号和中川208中部叶的叶长、叶宽和叶面积等农艺性状和硝酸还原酶、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等活性在现蕾打顶+留叶16片处理下数值较大,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和留叶数的增加逐渐降低,在盛花打顶+留叶20片处理下数值最小;在烤烟化学成分方面,云烟87中部叶在初花打顶方式下较为协调,湘烟7号和中川208中部叶在现蕾打顶方式下较为协调;3个品种中部烟叶的产值、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均在现蕾打顶处理下达到较高水平,且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和留叶数的增加逐渐降低。综上,云烟87、湘烟7号和中川208在现蕾打顶并保留16片叶子下能促进中部烟叶生长发育,提高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、经济性状以及协调烤后烟叶化学成分。
2025年04期 v.53;No.464 28-35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103K] [下载次数:10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0 ] - 张红心;王桂兰;王继红;陈超;黄志新;
为了比较不同木醋液对致病细菌的抑制效果,进而明确木醋液中的抑菌成分,筛选出抑菌效果良好的木醋液以用于生产实践,以18种木醋液为研究对象,采用顶空气质联用(HS-GC-MS)对木醋液所含有机组分进行测定,并检测这些木醋液的总酚和总酸含量、抑菌圈直径、最小抑菌体积分数(MIC)、最小杀菌体积分数(MBC),最后对木醋液中的成分与抑菌圈直径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。结果表明,在18种木醋液中共检测出284种有机组分,各种木醋液有机组分数量范围为81~137种。18种木醋液中总酸含量最高为19.80%,最低为1.23%;总酚含量最高为1.577 mg/L,最低为0.198 mg/L。梨树枝、桃树枝、核桃枝、法桐枝、苹果枝、木麻黄枝木醋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抑菌活性,对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和杀菌活性较强,对这3种细菌的最小抑菌体积分数(MIC)范围为3.91~15.63μL/mL,而对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杀菌体积分数(MBC)范围为7.81~15.63μL/mL,但上述木醋液均不能杀死枯草芽孢杆菌。木醋液对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与总酸、总酚以及2-甲氧基苯酚、3-甲基苯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。
2025年04期 v.53;No.464 36-46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990K] [下载次数:0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0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