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子怡;王学虎;苑莹;沈志峰;史瑞涛;黄志浩;为了改善新疆巴州地区土壤盐碱化问题,探究合适的调控方法,研究分析腐植酸与微生物菌剂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,试验设置4个施肥处理,即常规用肥(15-15-15复合肥750 kg/hm~2,CK)、常规用肥+微生物菌肥(15-15-15复合肥750 kg/hm~2+微生物菌肥75 kg/hm~2,T1)、常规用肥+腐植酸(15-15-15复合肥750 kg/hm~2+腐植酸150 kg/hm~2,T2)、常规用肥+微生物菌肥+腐植酸(15-15-15复合肥750 kg/hm~2+微生物菌肥75 kg/hm~2+腐植酸150 kg/hm~2,T3),测定不同土层的理化性质、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。结果表明,常规用肥+微生物菌肥+腐植酸(T3)处理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为显著,与CK相比,该处理下0~20 cm土层中全氮含量、有效磷含量、速效钾含量、有机质含量、蔗糖酶活性、脲酶活性、过氧化氢酶活性、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微生物总量分别提高了15.9%、42.6%、45.1%、79.0%、37.6%、43.9%、118.3%、74.4%、136.7%;p H、EC、容重分别降低了11.7%、14.2%、10.9%;20~40 cm土层与0~20 cm土层各指标相比,土壤肥力、土壤酶活性、微生物量以及土壤物理性质改良效果略低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,土壤肥力各指标与土壤微生物量、酶活性呈正相关,与土壤p H值、EC值、容重呈负相关。综上,腐植酸和微生物菌肥配施对0~20 cm与20~40 cm土壤改善效果较佳,是改良盐碱土壤的有效手段之一。
2025年03期 v.53;No.463 68-75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393K] [下载次数:384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6 ]